申银优配
截图来源于华夏健康网健康领域专栏创作者《健康之声》
来源|健康之声
编辑|塔尔·小康A
作为中国创新药“领军者”的百济神州(BeiGene),在2024年交出了营收增长56.2%至272.14亿元的耀眼成绩单,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年销售突破百亿,成为国内首款“全球10亿美元俱乐部”成员药品。然而,在这一亮眼外表背后,是其持续7年亏损、经营战略争议、监管问题频发以及信任危机叠加的复杂局面。
年亏数十亿,“烧钱”模式难以为继
从2017年至今,百济神州已累计亏损超600亿元。2024年净亏损为49.78亿元,虽同比收窄26%,但仍无扭亏迹象。其三大费用率(销售、管理、研发)之和高达136.52%,远超其毛利率84.57%,彻底“吞噬”了公司利润。
其中,仅2024年申银优配,百济的研发支出高达19.53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约142.8亿元),合计3744名研发人员人均年薪达82.7万元;销售人员人均薪酬也高达75万元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药品单一、研发效率存疑
当前,百济神州仅有泽布替尼、替雷利珠单抗、泽尼达妥单抗三款创新药上市,研发效率备受质疑。与其相较,恒瑞医药已拥有13款上市创新药;即便是新锐科伦博泰,也计划短期内推出4款新药。
此外,泽布替尼在美国陷入专利侵权纠纷,替雷利珠单抗在肿瘤免疫治疗市场竞争激烈,能否复制泽布替尼的市场成功仍存极大不确定性。
频繁换将与高管动荡引发市场担忧
2023年以来,百济神州高管“离职潮”不断,首席财务官、首席商务官、区域负责人相继更换。2024年10月,全球COO吴晓滨缺席财报说明会,引发外界对其去留猜测。同年10月,百济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殷敏被调查,疑似牵涉医保骗保风波,百济神州股价应声闪崩。
这类高管动荡和监管介入,极大影响了市场对公司稳定性的信心。
违法广告、用户投诉,品牌公信力受损
2024年,百济神州因违法发布帕米帕利处方药广告被罚款40万元;12315平台亦记录到消费者投诉其产品掺假问题。尽管公司已调解解决,但作为头部生物医药企业,这种“低级错误”引发的品牌形象危机不容忽视。
遭艾伯维起诉,核心技术或存商业秘密风险
2024年10月,美国制药巨头艾伯维在芝加哥联邦法院起诉百济神州,指控其在雇佣前艾伯维资深科学家后窃取BTK降解剂相关商业机密。此前,双方已因血癌治疗药物专利纠纷对簿公堂。BTK领域市场前景巨大,该诉讼若败诉,或对百济战略布局造成重大冲击。
核心投资人高瓴资本减持,盈利承诺待兑现
曾全程支持百济神州三地上市的高瓴资本,2024年起连续减持,持股由峰值1.25亿股降至不足9300万股。其在公司即将“盈利拐点”前减仓,是否预示对公司未来信心的下滑,引发市场热议。
尽管百济神州预测2027年实现净利润8亿美元、2025年经营现金流首次转正,但投资者能否等到那一刻,仍是未知数。
光环背后的冷思考
百济神州是中国创新药的缩影,其一路狂奔展现了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全球化的野心与能力。但连续亏损、高管动荡、市场诉讼与治理质疑交织在一起,也暴露出其发展路径中的隐忧与治理盲区。
在资本逐渐回归理性、医保与审评趋严的背景下,百济神州需要的不只是收入的增长,而是盈利模式的闭环、技术的真正领先和治理结构的稳定。唯有如此申银优配,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与投资者的持续信任。
和兴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